《家门的脊梁》 掐指一算,清波老大己然是一个六十八岁的老人了。前几日清明小长假,我带着家人回老家祭祖,在村旁的田间地头见到了久违的清波老大。 老大头戴一顶西部牛仔式的草帽,身着一件深灰色的衬衫,外套一件黑色马甲,显得很精神,手里杵着一把用来锄草的锄头,脚踏在满是春色的土地上,远远的看见我就露出灿烂的微笑,眼睛里闪烁着无比幸福的光芒。 我走上前去握手寒喧客套,已不在话下。忽然间,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一个高大的形象来,在我眼前矗立的仿佛是一尊活着的雕塑,又好像是一个永不停息且不知疲倦的“劳神”的化身。我似乎捕捉到了点什么,我的意识里突然定格出,这不就是我们家门的脊梁吗? 老大比共和国的年龄还要长两岁,成长在一个百废待兴的年代,老大算得上是我们这个家门的第一个知识分子,在那个年代,在我们这个世袭农民的家门里,能够读书到中学毕业,已经是很不错的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那个知识稀缺的时代,老大又成为了一名光荣而让人非常羡慕的人民教师。这无疑是开启我们家门崇尚读书,耕读传家的一把金光闪闪的钥匙。 老大退休了,离开了作为职业耕耘的三尺讲台,放下了让人引以为骄傲的教鞭。然而,老大又上岗了,拿起了锄头,耕耘起辽阔的大地,开始又一个收获的季节。“老了”、“累了”、“该歇歇了”统统见鬼去吧! 这就是老大,勤劳,善良,坚毅,执着。这难道不就是我们需要传承的家风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