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go
楼主
发表于 2012-1-13 08:54:3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储 子 储氏始祖,田氏后裔,赐姓为储。战国时曾为齐国国相。据湖南桃源光绪十七年(1891)《储氏族谱》记载:“储子名盘,盘为齐相”。与孟子有交往,《孟子》记有储子送礼孟子受礼而不报和孟子答储子问两件事。生卒年不详,从孟子的生卒年(公元前372一前289)推算,应该是齐威王(公元前356一前32D]或齐宣王(前319一前301)时的国相,因为此时正值孟子盛年,可以周游列国。

    储 亭 据湖南桃源光绪十七年(1891)《储氏族谱》记载:“盘为齐相。盘生忠,忠生和,受齐称太公,封少子于储亭,遂以邑为氏。”据此推算,为储子曾孙,储子则名盘。待考。

    储太伯 唐代林宝《元和姓纂》载:后汉储太伯。生平不详。

    储 姥 新莽(9—24年)时人。王莽为乱,富人储姥率五百人据大庚岭。大庚岭为江南“五岭”之首,主峰在今江西南部大余县境内。(《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转引清代《古今图书集成》氏旗典卷六二记为“储老”,根据汉代应劭整理的《风俗通义校注-姓氏》记为“储姥”,从后者。)

    储光羲(约707一约763) 祖籍兖州(今山东),迁居润州延陵(今江苏金坛)。早年游太学,开元十四年(726)进士。初为冯翊县尉,转安宜、下邽、汜水县尉。约于开元二十一年(733)辞官归乡。不久复入秦,隐居于终南山。拜太常寺太祝,迁监察御史。安史之乱起,叛军陷洛阳,不得已受伪官。后脱身自归。但平乱后仍被系狱。约于宝应元年(762)遇赦,被降职流放客死岭南。生平散见顾况《监察御史储公集序》、《唐诗纪事》、《唐才子传》等。与王维等人友善,其诗深受陶渊明影响,以山水田园诗称于时,“质朴之中,有古雅之味。”元代辛文房在《唐才子传》称他的诗“格调高超,旨趣悠远,寓情深厚,完全没有世俗惯用的语句,带有文章教化之道,培养浩然正气。读他的诗就象听见《韶》、《濩》这种高雅的古乐,先要洗干净听了俚俗情歌小调的耳朵,这就差不多是知音丁。”原有集70卷,已散佚。今存《储光羲集》5卷,《全唐诗》编为4卷。《全唐诗续抬》补诗1首。

    储 邕 籍贯-生平不详,与储光羲、李白同时代人。李白诗集中有《别储邕之剡中》、《送储邕之武昌》两诗,从诗文来看,他在扬州、武昌一带居住、活动。

    储嗣宗 唐代诗人,大中十三年(859)与状元孔纬同榜进士及第。他与顾非熊友情很深,有很高的诗名。作诗冥思苦想,梦中也在求索佳句,正如所谓“靛名留心,每字着意”,诗意悠远,表达的都是超然世外的念头。观览他的作品,如见他本人。他诗中的警句如:“绿毛辞世女,白发入壶翁。”又如:“片水明在野,万花深见人。”又如:“黄鹤有归语,白云无忌心。”叉如:“蝉呜月中树,风落客前花。”又如:“池亭千里月,烟水一封书。”又如:“鹤语松上月,花明云里春。”又如:“一酌水边酒,数声花下琴。”叉如:“宿草风悲夜,荒村月吊人。”他在《哭彭先生》诗中写道:“空阶鹤恋丹青影,秋雨苔封白石床。”《题闲居》诗写道:“鸟啼碧树亲临水,花满青山静掩门”。有诗集一卷,流传至今。

    《元和姓纂》记储嗣宗为储光羲曾孙,但储氏世系中未见记载。岑仲勉《(元和姓纂>四校记》认为储嗣宗作为元和以后人,不可能收入《元和姓纂》,显然系后人补人之误。

    储敦叙 宋泉州晋江人,字彦伦。徽宗崇宁五年(1106)进士。历龙溪丞,宁德令,皆有惠政,民为立祠。性淡泊,奉祠馆十年,通判贺州。秩满,再请祠归故里。有《玉泉文集》。(《万姓统谱》卷八)

   储 子 储氏始祖,田氏后裔,赐姓为储。战国时曾为齐国国相。据湖南桃源光绪十七年(1891)《储氏族谱》记载:“储子名盘,盘为齐相”。与孟子有交往,《孟子》记有储子送礼孟子受礼而不报和孟子答储子问两件事。生卒年不详,从孟子的生卒年(公元前372一前289)推算,应该是齐威王(公元前356一前32D]或齐宣王(前319一前301)时的国相,因为此时正值孟子盛年,可以周游列国。

    储 亭 据湖南桃源光绪十七年(1891)《储氏族谱》记载:“盘为齐相。盘生忠,忠生和,受齐称太公,封少子于储亭,遂以邑为氏。”据此推算,为储子曾孙,储子则名盘。待考。

    储太伯 唐代林宝《元和姓纂》载:后汉储太伯。生平不详。

    储 姥 新莽(9—24年)时人。王莽为乱,富人储姥率五百人据大庚岭。大庚岭为江南“五岭”之首,主峰在今江西南部大余县境内。(《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转引清代《古今图书集成》氏旗典卷六二记为“储老”,根据汉代应劭整理的《风俗通义校注-姓氏》记为“储姥”,从后者。)

    储光羲(约707一约763) 祖籍兖州(今山东),迁居润州延陵(今江苏金坛)。早年游太学,开元十四年(726)进士。初为冯翊县尉,转安宜、下邽、汜水县尉。约于开元二十一年(733)辞官归乡。不久复入秦,隐居于终南山。拜太常寺太祝,迁监察御史。安史之乱起,叛军陷洛阳,不得已受伪官。后脱身自归。但平乱后仍被系狱。约于宝应元年(762)遇赦,被降职流放客死岭南。生平散见顾况《监察御史储公集序》、《唐诗纪事》、《唐才子传》等。与王维等人友善,其诗深受陶渊明影响,以山水田园诗称于时,“质朴之中,有古雅之味。”元代辛文房在《唐才子传》称他的诗“格调高超,旨趣悠远,寓情深厚,完全没有世俗惯用的语句,带有文章教化之道,培养浩然正气。读他的诗就象听见《韶》、《濩》这种高雅的古乐,先要洗干净听了俚俗情歌小调的耳朵,这就差不多是知音丁。”原有集70卷,已散佚。今存《储光羲集》5卷,《全唐诗》编为4卷。《全唐诗续抬》补诗1首。

    储 邕 籍贯-生平不详,与储光羲、李白同时代人。李白诗集中有《别储邕之剡中》、《送储邕之武昌》两诗,从诗文来看,他在扬州、武昌一带居住、活动。

    储嗣宗 唐代诗人,大中十三年(859)与状元孔纬同榜进士及第。他与顾非熊友情很深,有很高的诗名。作诗冥思苦想,梦中也在求索佳句,正如所谓“靛名留心,每字着意”,诗意悠远,表达的都是超然世外的念头。观览他的作品,如见他本人。他诗中的警句如:“绿毛辞世女,白发入壶翁。”又如:“片水明在野,万花深见人。”又如:“黄鹤有归语,白云无忌心。”叉如:“蝉呜月中树,风落客前花。”又如:“池亭千里月,烟水一封书。”又如:“鹤语松上月,花明云里春。”又如:“一酌水边酒,数声花下琴。”叉如:“宿草风悲夜,荒村月吊人。”他在《哭彭先生》诗中写道:“空阶鹤恋丹青影,秋雨苔封白石床。”《题闲居》诗写道:“鸟啼碧树亲临水,花满青山静掩门”。有诗集一卷,流传至今。

    《元和姓纂》记储嗣宗为储光羲曾孙,但储氏世系中未见记载。岑仲勉《(元和姓纂>四校记》认为储嗣宗作为元和以后人,不可能收入《元和姓纂》,显然系后人补人之误。

    储敦叙 宋泉州晋江人,字彦伦。徽宗崇宁五年(1106)进士。历龙溪丞,宁德令,皆有惠政,民为立祠。性淡泊,奉祠馆十年,通判贺州。秩满,再请祠归故里。有《玉泉文集》。(《万姓统谱》卷八)

Rank: 9Rank: 9Rank: 9

选择表情,则自动回复本帖!给力丝网印花论坛技术支持

2011真给力!顶
这么好的帖子,没人顶,太不给力了
这么牛X的帖子,太恐怖了!
路过狠狠咬上一口!
这帖做得太不行了,感到强烈的不满!
看了这帖子,不知道说什么,难过!
特来庆祝下!放点烟花!
吃了不回贴,不消化!
小女子不小心路过,看到这帖子,太喜欢了!
囧!雷人!
2011真给力
真悲剧
吓到了!
我咬呀!
真不行
好难过
放烟花
不消化
我喜欢
真雷人
顶!好贴!
哥说过,神马的都是浮云
必须的...
恩X贱贱!!!
打酱油路过,不关我的事!我只是偶尔地灌点水
太可恶了。
楼主写得太好了!我喜欢!送花给你吧!
路过,留个脚印,太无聊了!
囧!雷人!
这么好的帖子,转载中!努力抄抄抄!
好贴子
神马浮云
必须的
贱贱贱
灌点水
真可恶
来送花
好元聊
我忍!
我抄抄抄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2-1-13 08:55:20 |只看该作者

储 教 宋宜兴人。绍兴三年(1133)进士,官监察御史。(《宜兴储氏名人录》)

储 昂 宋宜兴人。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官监察御史。(《宜兴储氏名人录》)

储 用 宋泉州晋江人,字行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知建阳县,有惠政,为朱熹所称。会党禁起,罢去。后擢守光化,移襄阳。终知广州。(《闽中理学渊源考》卷一八)

储时可 宋宜兴人。绍定三年(1230)进士,任临安教秩,累官吏部侍郎。性情温厚纯固。(《宜兴储氏名人录》)

储国秀 宋台州宁海(今浙江宁海)人。字材父,又字公实,号理所,端平二年(1235)进士。聪颖特绝,见古书辄成诵,为文奇警豪迈,官江阴军事。著有《宁海县赋》、《元善斋》等,载入县志。

储 泳 宋嘉兴华亭人,字文卿,号华谷。工于诗,精阴阳五行。有《华谷祛疑说》。(《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二一、《宋诗纪事》卷七四)

储 擢 宋温陵(今福建泉州市)人。理宗淳裿间(1241--1252)知雷州,创建小学,训养童蒙。仕终海州刺史。(《万姓统谱》卷八)

储能谦(1271—1344) 元宜兴人。字有大。以能文驰名于时,事亲甚孝,其宅题名“樗巢”。有四子,授以经术,皆成才,其著作有《樗巢风月集》13卷、《学步邯郸集》10卷。(《宜兴人物志》)

储惟贤 元宜兴人。字希圣,能谦子。至正元年(1341)举人,七年再举解元,工诗文,博学多才,亦善词,淡于名利,曾任浙江湖州路安定书院山长,后又授钓台书院山长,未赴任,著有《绿椰词》。(《宜兴人物志》)

储企范 元泰安州新泰人,字天章。幼逢乱世。离父母,刘海拾为养子。海卒,袭千夫长,历长清令、曹州同知。以材荐,补从仕郎、中书省部事。访知父母,迎归养,迁承务郎,出知沂州。有文学,多惠政。官至同知两浙都转运使司事。(《古今图书集成》氏族典卷六二)

储 懋(1393—1452)  明镇江府丹阳人。字世绩,号澹庵。永乐十二年举人。除吏科给事中。英宗时以学行充经筵官,转翰林修撰。与修《实录》,进侍讲。官至户部尚书。(《献征录》卷三一)

储福明 常州府无锡人。录籍燕山卫。燕王朱棣起兵,携母妻逃去。永乐初簿录逃兵人伍,福亦被录。以不愿为叛逆之臣,日夜悲泣,绝食而亡。福王时追谥贞义。(《毗陵人品记》)

储 巏(1457—1513) 明扬州府泰州人。字静夫,号柴墟。成化二十年进士。授南京吏部考功主事,改郎中。历太仆卿、左佥都御史、户部侍郎,所至宿弊尽革。愤刘瑾所为,引疾求去,后起为吏部左侍郎,卒于官。博通古今,工诗文,淳行清修,好推引知名士,嘉靖初赐谥文懿。著有《柴墟集》,孤本藏泰州市图书馆。其勤奋、聪慧、善政在当代泰州广为流传,是当地家喻户晓的历史名人。泰州尚存墓地,当地计划重修。

储 珊 明南直隶颖州(治今安徽阜阳)人。字朝珍。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十七年(1504)任新乡(今河南)知县,正德元年(1506)主修《新乡县志》。正德六年(1511)八月知州,主修《颍州志》脱稿,共6卷。

储 洵 明扬州府泰州人。字平甫。储巏侄。正德六年(1511)进士。官兵部郎中,左迁沔阳知州,地多水患,请修堤防,言甚剀切。累迁福建漳南金事。(《古今图书集成》氏族典卷六二)

储良材 明广西马平人。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授御史。巡按江西。舒国裳死于谏,良材为治丧,并筑室安置其妻孥。嘉靖八年,张璁、桂萼被劾,良材以张、桂党被黜。(《古今图书集成》氏旗典卷六二)

Rank: 9Rank: 9Rank: 9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2-1-13 09:02:31 |只看该作者

储 昱 明上海三林塘人。储光羲25世后裔。正德丁丑(1517年)进士,官至江西参议,对上海园林、教育事业颇有贡献。正德八年至嘉靖(1513~1544年)前期,在今浦东新区三林塘建南园,后废。弘治十六年(1503),设义塾于三林镇南隅。次年,子储璇建为筠溪义塾。(详情请看本书专稿《储昱与上海豫园玉玲珑》)

储 欣(1631--1706)  世居宜兴城东庙巷内经畲堂。字同人。步孤,侍奉伯叔颇久,同居近50年。伯父懋端映雪传经,记亡书,搜逸史,博学多才,曾主持九峰楼讲学;四叔父懋时精于史学,评阅子史,淹贯群书,著作等身。受经伯叔门下,弱冠时即登“荆南八俊”之列。一带的著名学者。青少年时代为学勤奋,曾与友人相约清顺治年问即继其伯父主持九峰楼讲学,成为东南“非圣贤之书勿视,非其行勿由,不幸有过,必面责改,然后止。”他们每月集会一次,交流文章和学习心得,相互切磋,相互激励,历八载寒暑侧不稍怠。可惜科途不顺,屡试不第,至《在陆草堂集》完成前3年,其侄方庆、善庆均中举人,2年后复联捷进士,皆由他指授而掇巍科。而他直至耳顺之年——康熙二十九年(1699)中举人。主司安邑王公,阅其试卷后,连声叹道:“真古文!”慈溪著名学者姜西溟,对其古文甚为赞赏:“自南渡后,此道寝绝,今得之宜兴储矣。”

一生著作甚丰,《四库全书》列其著作《在陆草堂集》6卷、《春秋指掌)30卷、《省宋十大家全集录》51巷,并作有如此述评:“欣制艺名于时,而古文亦谨洁明畅,有唐宋家法,大致与苏轼为近,所作《罗山东坡书院记》,宗旨可概见已。”(《宜兴人物志》)

储方庆(1633—1683) 清江苏宜兴人。字广期,号遁庵。康熙六年进士。授山西清源知县,南方用兵时,居民赋役烦重,方庆力求平均,使民稍得息肩。十八年举鸿博,未中。有《遁庵文集》。子5人:右文、大文、在文、郁文、雄文。康熙五十三年,郁文与大文在南北两地同时中举。康熙六十年,郁文、雄文与大文皆中进士,大文为会元。先是右文于康熙十六年登贤书(举人),在文于康熙四十七年和四十八年接连考中举人和进士,五人并登甲乙榜,人称“五风齐飞”,传为盛事。(《情史列传》卷七、《碑传集》卷九二、《宜兴人物志》)

储右文 清江苏宜兴人。字云章。铨选湖广京山令,后任福建宁德知县,著有(《敬义堂集》4卷,《文牒》10卷。

储大文(1665--1743) 清江苏宜兴丰义人。字六雅。储光羲23世、丰义储氏12世后裔。生性沉默寡言,聪颖异常。5岁时学经书,即能通晓其义。10岁,其父方庆任清源知县,他随父赴任,经过边塞险隘,都能一一记忆。受业堂祖储欣门下,偕诸兄读书九峰楼达10年。有时整天闭目静坐,有时独往城外水滨,面对溪光山色,流连忘返,文章深刻,构思奇妙。储欣称赞他说:“六雅,真可谓苏东坡的化身!”每次参加院试和乡试,就与江左名士欢聚,把臂论文。当时主持文坛的何义门、吴荆山等推他为领袖。康熙六十年(1721),他到北京参加会试遂宁张文端得卷朗诵,称赞道:“真法度,真才情!”他在此科中了会元,授翰林院庶吉士。不久,因病告辞回乡。每天坐卧画山楼中,远近书生都聚集门下向他请教。雍正八年(1730),山西巡抚石公聘请他纂修晋志,铨次300余卷。乾隆元年(1736)起用在籍,诸公卿推他为海内宿儒,屡次写信劝他北上,他一直没有去。他生平没有其他嗜好,在行车途中手不释卷。每次书商到来,看到没有读过的书,立刻买了放在桌上,整天整

夜地把卷阅览。有人怀疑他略观大意,经过较长时问去问他,他无一字遗忘。从诸经注疏、子史百家、历代名人文集、稗官野乘旁及佛书道藏,均能融会贯通。尤其讲求实学,上穷究天斗,下考索地理,对祖国的江河、巨山、重关、边塞等,无不了如指掌。性耿介而宽厚,家中佣仆偷窃其钱财,置之不问,他说:“如这人负盗窃之名,他的污点终身不会洗掉了!”有祖遗房产为本地豪绅占卖,亲友都抱不平,但他却说:“你们难道没有听见东坡买田焚契的故事吗?不必去斤斤计较了!”邑中富人以重金请他撰文祝寿,他却婉辞谢绝,他闭门家居20年,其同年旧友为本省大僚,有时手书邮询,他一概不答复。著作有《存研楼文集》,采人钦定《四库全书》,井编有《玉井金梅集》。(《宜兴人物志》)

Rank: 9Rank: 9Rank: 9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2-1-13 09:02:52 |只看该作者

储在文 清江苏宜兴人。字礼执。幼时甚聪慧,10岁读家塾,对经义就能领悟,初露头角。其叔祖储欣称赞他:“此玉堂器也!”曾侍奉储欣读书于广陵吴氏之存园,其为文以西京刘向和东京班固为宗,用字精确,一丝不苟,尤工八股文。康熙四十四年(1705)适值皇帝南巡,献许引见,列籍六馆。四十七年顺天乡试第二名,四十八年联隽成进士,授翰林院编修。籍六馆时编《历代诗余》,协编子史诸书,入词垣分纂《周易折哀》,协修《万寿盛典》。康熙五十四年,院试第一。不久,又汇试西暖阁,钦定第一,即命侍直南书房,赐蟒袍一袭,朝珠一联,这年他任礼部试同考官,选拔8人;阅他房考卷,叉选拔4人。担任皇帝的扈从,往返于热河海淀之间有3年。康熙五十六年请假还乡,期满称病不人京。经常与家中兄弟饮茶清谈。对诸孙的学业勤加督促和指导,每月还查阅族中子侄辈的文章。著作有《尚书疑义》5卷,《待园文集》8卷,《诗古文词汇》20卷,《经畲堂

稿》。(《宜兴人物志》)

储郁文 清江苏宜兴人。学识渊博,文章典雅。但性不耐烦剧,中进士后请就教职,授徽州府教授。

储雄文 清江苏宜兴人。精诗律,对中晚唐及宋元诗尤有研究。薪城王公、商邱宋公极为赏识,著有《浮青水榭集》4卷,《馆课古今文》等。(《宜兴人物志》)

储掌文 清江苏宜兴人,字日虞,一字越渔,号云溪,储欣孙。康熙五十六年(1716)举文,官四川纳溪知县。古文词得储欣指授。有《云溪文集》。(《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八四)

储国钧 清江苏荆溪人,字长源。雄文子。独好为诗,有阐于时。杜门屏迹,绝不与豪贵人通。家贫无以为资,至并日而食,怡然不以为意,惟日与其徒陆致远讲说古诗人遗法,相吟啸为乐。著有《一壑风炯集》、《艳碧斋集》等。(《初月楼闻见录》卷二)

储麟趾(1702—1783) 清江苏宜兴人。字梅夫,又字履醇。乾隆四年(1739)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充会典纂修官。皇上到翰林院赐宴于瀛台,他奉和的诗篇受到皇上赞许。后选任贵州道监察御史,顺天乡试同考官,又调任鸿胪、太仆、太常寺卿,再授宗人府府示。因葬亲请假还乡,不久又以足疲申请辞职返里。天性醇厚,谨慎朴实,但遇到重大问题,能言人所不敢言。作御史时应诏言事,语甚恳切。这时张廷玉为相,其姻亲朱荃督学四川,声名狼藉,父丧隐瞒不报,言官以相国亲戚的缘故奠敢揭发。麟趾毅然说:“我是相国的门生,岂不知为他周旋?然君父大事,名教牧关,怎能默不作声?”他就上疏参劾。皇上甚怒,立即将朱荃逮捕审问,严肃处理。由此麟趾以刚直声振天下。作府丞时,奉命去祭祀少昊金天氏陵墓。回来就向朝廷上疏,说唐虞时的王臣皆有专祠,惟契独无,请求立庙以补前缺。不久接圣旨,着蒲、毫两州为他立庙,永垂祀典。告老还乡后,两江诸知府对他的高风亮节和渊博学识非常敬佩,争聘为书院山长。历任安徽、扬州等地讲席,造就的皆一时名士。著有《双树轩诗集》15卷。(《宜兴人物志》)

Rank: 9Rank: 9Rank: 9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1-13 09:03:12 |只看该作者

储宝书 清江苏宜兴人。字玉森。在文孙。乾隆二十五年(1760)进士。家世通经。选授徐_州府学教授,会丁内艰服阕,补苏州府教授,卒于官。少聪慧,承祖训得行文真诀,叉从叔祖五采游益锻炼精粹,兼工诗赋古文,在徐州任职时,值圣驾南游,奉督抚命,办云龙书院,御碑亭记暨古今名人,金石遗迹,辨析详确。在苏州时,查办违碍书籍抉摘精当。紫阳书院开设书局,各郡邑申送书卷如山积,细心校勘,精识雅鉴,同辈推服。生平嗜好学古,家奇贫,索逋盈门,而读书裕如手,未尝释卷。晚年尤喜为诗,脍炙人口,但懒不收集成卷,时论惜之。(《宜兴储氏人物录》)

储秘书 清江苏宜兴人。字玉甬。在文孙。乾隆二十六年(1761)进士。选庶常散馆,改户部主事,转刑部谳决,清理积案,多数平反。乾隆三十一年(1766),奉命监督北新仓,亲自稽查出入,胥吏无敢作奸。后调监建大通桥,此乃水陆要冲,勒夫人役,毋纵毋抚,居民帖然。升任本部员外郎,迁吏部稽勋司郎中,兼考功司事,记名以御史用。出任郧阳府知府,该地万山绵亘,村落僻远,多藏奸宄。莅任后实行保甲法,按户稽察盗贼。时值西竹等县,山洪暴发,漂溺民居,他即轻骑前往视察,拨丁夫昼夜救护,施粟赈济,全活无算。又捐俸营构学署,设书院,督课生徒多造就。未几以属县因事连累罢官归。性淡薄,博涉经史,工诗词。著有《缄石斋集》4卷、《试帖》1卷,《花屿词》1卷行世。(《宜兴储氏人物录》)

储润书 清江苏宜兴人。字玉琴。窒名“秋兰馆”。在文曾孙。乾隆五十四年(1789)怃贡生,侯选教谕。以诗名噪江汉40余年。其诗秀逸,人以为与储秘书相匹敌。家贫而好客。(《宜兴储氏人物录》)

储家藻 江苏宜兴人。字仲章。在文六世孙。成年之前就擅长书法,专攻经世之学。清同治初年,任浙江巡抚左文襄的幕僚,专门起草报送皇帝的牍奏,以参加平定闽粤农民起义有功,被保荐到浙江任江县。光绪初年任浙江松阳代理县令。松阳因地处偏僻山区,交通不便,文化落后,家藻捐献薪俸,振兴书院,兴办教育业,对有纠纷的寺庙田产,收归书院所有,作为请教师、购书等办学经费,形成勤奋读书之风。光绪五年(1879)任浙江瑞安知县。光绪十五年调义乌代县令,许多积压的案件,到任一月就全部处置完毕。不久又调上虞县,其地接近甬江,为浙东海疆门户。当时中日战争,海防戒严,军事纷繁,家藻措置得心应手,没有积压的公事。余姚在上虞之西,贩卖私盐的亡命之徒很多,往常都是私销或强制购买,虽经屡次捕剿,并未平息,甚至发展到合伙大股入境,掠扰民间。家藻胸有成竹,不动声色地密令军队快速前往,突然袭击,擒其首恶,余党尽散,贩卖私盐之风方才止息。治理上虞达10年之久,人民安定。光绪二十九年调至平阳,辞官回乡,闭门不出,不问外事。书法有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风格,亲友多有向他要求书写条幅、楹联的,他都乐意接受,后病卒于家,享年80岁。(《宜兴人物志》)

储南强(1876—1959)字铸农,又名青绾,别号简翁。江苏宜兴人。储光羲38世后裔。前清拔贡。曾被推选为宜兴县民政长(县长),两任南通县知事,三任江苏省议会议员。能诗词、书法。重名节,轻钱财。有感于旧中国官场的腐败无能,1925年他在五旬之年辞去宜兴县代知县,自费开发善卷、张公两洞,历时十年,倾尽家产,并四处募集、借贷,共耗资十余万银圆才告成功,是中国溶洞开发第一人。1947年,蒋介石曾题赠“美志清风”表示嘉勉。1950年,毅然将已成江南名胜的两洞捐献宜兴县政府。1952年,又将英国皇家博物馆曾出价35000英镑购买的供春壶,以及其它29件珍贵文物捐献国家。1931年曾到金坛主持维修先祖储光羲墓园。(本书另有专稿《储南强捐献国宝供春壶》)

Rank: 9Rank: 9Rank: 9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1-13 09:03:34 |只看该作者

储铁生(1887-1957)又名储镇,江苏宜兴人。原东北行辕军法处少将处长。曾就读于南洋公学,1905年去东北,复毕业于东北讲武堂,曾参与县长于法官考试,取得合格资格。历任辽宁辽阳县县长,当地士绅为其建纪念牌坊。任吉林怀德地区负责人、哈尔滨市代理市长、道路水利局局长,修建了松花江大桥和铁路。 “九·一八” 东北沦陷后,任青岛市社会局局长及市政府高级参议员。抗战期间到重庆,在司法部任职。1942年任农业部主任秘书、办公厅3主任和总务司司长。1944年任党政工作考核委员会司法组组长。1949年任司法院参事等职。著有《市政要论》。

储皖峰(1896—1942)字逸安,安徽潜山槎水储家湾人,现代教育家、著名学者。1927年于南方大学毕业。入清华大学研究院,专治文史,参加北京大学国家研究所,与同仁办立述学社,编《国学月报》。1930年兼任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教职。1937年春,与友人陆侃如、罗根泽发起成立中国文学史研究会,胡适任会长,网罗了当时最为著名的一批国学奇才如郑振铎,周予同、范文澜、朱自清等人。一生著述70余种,主要有《建安文学年表》、《唐诗概论》、《中同文学史》上下卷、《中国文学选读书目》、《储氏文集》、《松年》、《庐山集》,《宜城集),《皖峰诗选》等,另有碑录,冢墓录,园宅录,谣谚录、故事录和关于甲骨文方面的著述等。为研究中国文学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代文学大师胡适评价他:“终身勤苦做学问,终身勤苦教人做学问。”

储润科(19OO一1969)名镐,以字行,江苏宜兴丰义镇人。1923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堂(今东南大学)化学系,执教于天津南开中学、江苏淮安中学、扬州中学。1927年与周培源等同在宜兴中学任教,培养了蒋南翔等一批有为青年。1930年赴比利时、法国、德国、瑞士等国留学,获法国南锡大学科学博士学位。1934年回国受聘于浙江大学,任化学系副教授、教授,1940年,浙江大学迁至贵州遵义,任浙大永兴分校主任,后又兼任浙大总务长,并被选为浙大教授会主席,为浙大在短期内跻身于全国名牌大学之林作出了贡献。1949年任浙江医学院(浙江医科大学)教授,兼任浙医工会主席、民盟浙医副主委、化学科主任等职。在无机化学、金属化学等方面有较高造诣,是国内无机化学学科的权威。30年代主编《初级师范化学教科书》(中华书局出版)。50年代束,在资料缺乏,设备简陋的情况下,研制成高级光学研磨红粉,填补了国内空白。1960年,教育部、卫生部联合聘请他主编《无机化学》一书,作为全国高等医药院校的主要教科书和参考书。编写的《无机化学实验教材》,总结了一生在教学经验,精确翔实,令人折服。1969年4月,在“文革”中被迫害致死,终年69岁。1978年12月,浙江医科大学为他召开了昭雪平反大会,恢复了他的名誉。(《宜兴人物志》)

储师竹(1901—1953) 宜兴新建镇人。二胡演奏家、音乐教育家。北京大学附设音乐高师科毕业。自幼喜爱音乐,从刘天华学习二胡和琵琶,跟杨荫洲学习古琴和昆曲,向民间艺人学习锡剧和单弦拉戏等,研究胡琴的民间音乐风格。他曾为著名民间艺人华彦钧(即瞎子阿炳)的3首二胡曲记谱,并订弓法、指法。历任浙江大学文理学院音乐导师、国立音乐院(在四川北碚青木关)教授、国乐组主任。1947年国立音乐院迁到南京1950年叉迂到天津,改为中央音乐学院,仍任教授、国乐组主任,以后任民族音乐研究所研究员。毕生致力于音乐教育事业,既是严师、又是慈爱的长辈,以严谨的治学风范和良好的师德为国家培养了一批音乐人才,尤其是在民族音乐教育方面,作出了较大贡献。1955年因病逝世,年仅54岁,英年早逝。限于当时条件,未留下演奏录音,无法欣赏他的音乐风采,但他留下了大量音乐作品。代表作有二胡曲《楚些吟。为纪念刘天华逝世而作》、《私祝,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而作》、《不想他》、《大喜事》,以及二胡三重奏《长夜曲》、《凯旋》;民族乐器小合奏《双溪夜语》等,歌曲《西城柳》、《十二月》、《梅花》、《白云曲》、《流水》、《送给他》等。1936年选曲106首,集为《国乐》,曾作为国立劳作师范学院音乐讲义。另编《曲耳索引》和《九宫大成》等书。他用音乐的特殊语言表达丁对祖国的热爱。(《宜兴人物志》)

Rank: 9Rank: 9Rank: 9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2-1-13 09:03:55 |只看该作者

储安平(1909 1966) 江苏宜兴人,储南强侄。出生6天母亲去世,14岁时父亲病故,由祖母和二伯母扶养成人。1932年毕业于上海光华大学,任南京《中央日报》社文艺副刊编辑。1936年以特派记者身份采访第1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接着入英国伦敦大学经济学院深造。1939年回围,曾任中英文化协会秘书,湖南国立师院、重庆北碚复旦大学教授、《中国晨报》主笔。1946年9月在上海创办无党派政论周刊《观察》,宣传自由、民主反对独裁统治,1948年11月被国民党勒令永久停刊,1949年9月复刊,1950年7月更名《新观察》。1950年担任北京新华书店副总经理,1952年任国家出版总置发行局局长。1954年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1957年4月1日任《光明日报》总编辑。同年6月10日,在中共中央统战部召开的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座谈会上,作了《向毛主席、周总理提些意见》的发言,主题是“党天下”,因而受到严肃批判,被划为“右派”。“十年内乱”首当其冲,受尽折磨。1966年8月的一天,当一群红卫兵又来敲门,他从后院翻墙出走,从此失踪。1969年康生谈到储安平时说:“储安平,大右派,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怎么回事’!”

谢泳在《储安平和梁漱溟》一文中这样写道:“他们这些人之所以不见容于当时的环境,皆因身上的书生气太重。他们一直试图以言论来参与政治,最后又都因言论而获罪。”

姜威1998年在《老肖像新打量》一书中如此打量”储安平:“对于统治了中国20年的国民党(截止1948年)和执政8年的共产党(截止1957年),储安平分别下过两句评语:前者是‘一场烂污’;后者是‘党天下’。他倏地消失了,没有通电宣言,也没有给生活在与他有关与无关的人群的世间留下只言片旬。只有这两句话,泥巴一般地甩在历史的记录簿上。”

姜威井赋打油诗——《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书生意气真要命,破坏老天好心情。

时人受教向前看,早忘观察储安平。

活不见人死无尸,花开花落两由之。

曾惊秋肃临天下,岂有豪情似旧时。

储玉坤(1912一)笔名雨君、储华。江苏宜兴人。1937年毕业于中央政治学校大学部新闻系,曾任《新闻报》编辑,《文汇报》编辑、总主笔,法国哈瓦斯通讯社编译、法国新闻社中文部主任、《申报》主笔等。1949年后,历任中国进出口公司研究员,中央对外贸易部国际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会总干事,上海国际贸易学会顾问等。著有《现代新闻学概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当代美周经济》、《世界经济预测:1985—1989》、《美国经济》、译有《财富与贫困》等。(《中华文化名人录》)

储贵彬(1914—1986)上海市南汇县新港乡人。1940年参加革命,曾受党指派到伪军五十团任二营营长,配合游击队开展斗争。日军投降后,他的部队被国民党改编为“交警十八纵队”的一个连,驻常州。1946年2月,由中共地下党组织控制的“大团区自卫队”成立,为搞好“自卫队”工作,6月,他脱离了“交警”,回到南汇小洼港家里。出任大团镇长后,即成立了约有20支枪的大团镇“自卫队”。1948年加人中国共产党,同年春,他与其他同志把大团区各乡自卫队编成1个中队3个分队。5月,中共浙东临委决定把浦东的部分游击队和“自卫队”拉上四明山,为此成立了“起义行动委员会”,储贵彬为委员,并参与制定行动计划。5月15日晚,储贵彬向“自卫队”作起义动员,随后带领他们乘船开往浙东,上了四明山,与浙东游击队的第三支队会师。过了几天后,国民党方才发觉,国民党浙江当局急令省保安第一团团长童烈率部进剿,“务必将叛匪储匪,捉拿归案”。童烈率2千多人人山进剿,但在慈南红岭、慈南南黄、上王岗战役中,被储贵彬率领的五支队和三支队,打得一败涂地。童烈向上级谎报军情,说“储匪已为击毙于上王岗上……”。但当当局令“将其首级,割来姚城”时,童烈急得昏倒在地,抢救无效,一命呜呼。此后,储贵彬率领五支队,在浙东打了一系列胜仗,扩大和巩固了四明山根据地。建国后任宁波专署粮食局长、水利电力局长等职。宁波市新四军研究会编印的《赤诚——储贵彬同志纪念文集》2006年l0月发行。(上海《南汇县志》)

Rank: 9Rank: 9Rank: 9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2-1-13 09:04:18 |只看该作者

储烟水(1916—  )储南强女。号能之。天资聪颖,从小熟读四书五经,精研正、草、隶、篆、魏体书法。1925年即随父至善卷、张公两洞,在侍奉双亲的同时,全力协助父亲开发两洞。在父亲的指导下,把很多名人题词设计安排刻石在洞中,景点石刻很多出自她的手笔。建国后历任善卷洞首任管理委员会主任、宜兴县政协委员、县文管会、文化馆职员等。她把父亲传她的多种珍贵古碑帖、苏东坡大石砚、北魏泰山摩崖石刻《金刚经》碑拓13本等,捐献县人民政府。晚年仍关心两洞建设。(《宜兴储氏人物录》)

储伟修 (1917.3~1996.3) ,江苏宜兴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1942年5月参加工作。1957.6~1982.12月期间,历任浙江省计划委员会、物价委、计经委党组成员、党组副书记、书记,副主任等职。1981年9月至1983年9月兼任浙江省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1996年3月病故。

储 江(1917一 ) 江苏宜兴人。历任江苏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等职。

储京之(1922一 ) 江苏宜兴人。早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会计学系。历任台湾中嗣石油公司炼油厂组长、总公司会计处长、电脑中心主任,兼任东吴大学教习。1975年任《中国时报》社长和发行人。1983年任台北市报业公会理事长。现定居美国。(《中华文化名人录》、《宜兴储氏人物录》)

储钟武 1923年5月生,江苏省宜兴市人。1947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原哈尔滨工业大学数学系计算数学教研室主任、教授。曾任黑龙江省计算数学学会理事长,黑龙江省数学会副理事长,美国数学会会员,美国《数学评论》杂志评论员,系统仿真学会算法委员会顾问。主要成果:研究成功了单叶双曲线旋转壳体薄膜理论的两个数值解法,记分显示牌的控制管理程序,关于旋转壳体弹性稳定性有限元分析的计算问题,基2型二维DFT的多项式变换算法及程序设计,平稳随机过程的ZOOM—FFT分析,求矩阵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梯度逼近法,求解Stiff常微分方程组的一关二阶导数多项式配置法,可分解映射的零点存在性及其应用,关于函数零点个数的偶性,映射的不动点个数,双延迟微分方程I.O.D.渐近稳定性质,延迟微分方程Q—方法的稳定性,求对称多项式方程组所有解的同伦算法,  AsymptoticStabilityAnalysisofQ-MethodforFunctionalDifferentialEquations,TheConvergenceofaNewAdaptingRunge-KuttaMethodstoDelayDifferentialEquations。其中记分牌及导弹数字仿真分别获一机部、航天部奖。


储大泓(1927—2000)  江苏宜兴人。1948年参加革命,曾任南京《首都晚报》副刊编辑。1949年在上海任新华书店华东总分店人民书报供应社秘书课长。1951年起,先后任《解放日报》编辑,理论组、文艺组、宣传组负责人,1978年任副总编辑。1985年任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舍会党组副书记、文学报社社长。著有《读(中国小说史略)札记》、《历代咏史诗选注》、文集《晚晴幽草》等。1988年经上海市新闻高级专业职务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定为高级编辑。1992年获国务院表彰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0年9月2日去美国探亲因病逝世。(《上海新闻志》)

Rank: 9Rank: 9Rank: 9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2-1-13 09:04:35 |只看该作者

储传亨(1928- )  江苏宜兴人。195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历任北京都市规划委员会经济组组长、中共北京市委研究室副主任、北京城市规划管理局副局长、北京市建委副主任、北京市市长助理、国家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副部长等职。(《宜兴储氏人物录》)

储 农(193O一 ) 江苏泰州市人。号五昧斋主。大学文化,副主任药师,离休前任射阳县医学会副会长。现为中华诗词学会、江苏省诗词协会会员,射阳县诗联协会副会长,鹤鸣诗社社长。著有《百药吟》、《中国药话》等多部著作。

储家骅(1932一) 江苏宜兴人。6岁随父母到上海谋生。上海立信高级会计职校毕业。曾任上海市税务局机关党支部书记兼团委书记、新城区团委组织部部长,出席上海市共青团代表大会、全国青工代表会议。1959年秋因“对三面红旗有看法”,被列为严重右倾,下放工地和农村劳动。1961年调回任静安区团委学校部部长。“十年内乱”中曾三进“牛棚”,并作为“走资派”坐牢8个月,历尽磨难,身心受到严重摧残,曾患肺炎被切除肺叶,几乎妻离子散。1982年平反后列任静安区房地局技工学校办公室主任、上海市内部审计班教务长、上海市房地局工贸公司副总经理、上海明泉房地产开发公司总经济师、上海中星(集团)有限公司经济顾问、《上海住宅》杂志特约撰稿人、记者等职。重情不忘本,2005年分别为因贫困而早逝的父母和死于抗日的二哥、早天的二姐在家乡宜兴建墓,并在上海静安寺超度亡灵。1937年9月上海沦陷时,曾与家人逃难,从上海乘船随波逐流,经浙江嘉善西塘、湖州,最后在安吉赤山村一户善良的胡姓人家落脚。2005年8月上中旬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与女儿重走当年逃难路,拜访老房东,被安吉电视台跟踪采访。2006年邀请60

位老领导、老同事、老朋友,召开谢恩会。热心家乡文史和储氏家族文化史,2004年与同宗储良成、储开永一起,发起编印《宜兴储氏人物录》,2006年印刷,收集宜兴储氏人物402人。一生总结为童年遭灾,少年得道(求学),青年得志,中年遭难,老年得福。晚年多有人生感悟,追求老有所思,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储家佑 1933年生,江苏宜兴市人。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兼任中国模具工业协会理事,技术委员会委员教育培训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冲压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锻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受聘为国务院学位办公室材料学科硕士学位质量通讯评议专家,机械工业技术发展基金项目评审专家。1956年毕业于交通大学机械制造系、多年来从事冲压与模具技术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金属成形过程的模拟和质量控制、金属成形工艺与模具的CAD/CAM、金属成形的摩擦与润滑。编写的著作有《冲压工艺学》、《冲压机械华与自动华》、《冲压设计资料》、《冲压手册》、《锻压手册》第2卷《冲压》、《模具钳工工艺学》、《锻压工艺标准应用手册》等,主审高校教材与著作8种。在国内外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7篇入选国际会议论文集,代表作有《盒形拉深件理毛坯设计的软件系统》、《深拉深钢板用高分子涂膜的润滑性能研究》、《冲压自动生产中的监测装置》、《复合挤压力的研究》等。获优秀教材奖1项,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以上优秀论文奖5篇,科技成果奖7项(含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机电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陕西省科技成果三等奖1项)。1978—1991年先后荣获西安交通大学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中国模具工业协会积极分子,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积极分子等称号。

Rank: 9Rank: 9Rank: 9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2-1-13 09:04:54 |只看该作者

储敖生(1933一 ) 江苏宜兴人。中学一级教师,收藏家。宜兴师范学校毕业。历任区社教主任,镇文化站站长,区委委员等职。1958年错划为右派,改正平反后在中学任教。先后从事过文化、科学、戏剧,教育工作,业余喜欢收藏,从事收藏近半个世纪。藏品先后多次在宜兴、上海、南京、广州、海口等地展出,1995年广东惠州举办的《1995华夏民间收藏品展示会》上获得一致好评,评为全国23名“华夏优秀收藏家”之一,收藏重点为华夏民俗文化史料,并以清代为重点,从事华夏民俗文化研究。1996至1997年,在宜兴陶瓷博物馆举办了《华夏民俗文化收藏展》,许多藏品系首次展出,不乏珍品,如清代的《卖身契》、《典妻契》、《科举试卷,以科举捷报》、《带慈禧懿旨的毕业文凭》、《国子监监照》、《炯户门牌》、《洋庄落地税照》,慈禧、光绪、隆裕、宣统《万寿牌》、《户部执照》、《银票》、建牌坊的《验单》和皇帝《恩诏》,清报《益闻录》以及大量清代的民婚书人所

罕见。数百篇研究文稿刊发于全国各地数十家报刊,出版《请柬艺术浅说》一书。收藏业绩已被《中国大百科专家人物传集》、《世界名人录》等辞书收录。《华夏婚嫁习俗》文稿,在民政部主办的《中华收藏》上连载,并结集出版。拟编撰出版《民俗采风》、《柬贴艺术研究》。主要藏品陈列在西安华夏民藏艺术博物馆,被聘为顾问。拟筹建民俗文化史料陈列馆,使毕生收藏有个安身之所。

储祖诒(1935一 )  安徽安庆人,祖籍安徽怀宁。原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记者、编辑,高级编辑,集邮家。1957年复旦大学新闻系本科毕业,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从业编辑记者38年,专长新闻广播编辑及采写、制作业务,兼通对台湾广播。1994年评为高级编辑。1995年9月退休。采制的录音特写《以埃德加,斯诺的名义——记热心致力中美人民友好事业的徐家裕、戴蒙德二教授》和续篇《友谊的潜流绵绵太平洋》被美国斯诺基金会列为长期陈列品,并被收入《上海新闻丛书》。与他人合作的广播特写《还数他最有出息》获1990年全国对台广播优秀节目一等奖,录音报道《上海腾飞的新标志——南浦大桥》获全国对台广播特等奖、全国广播优秀节目一等奖,配音科普广播《声音档案的百年历程》分获上海和全国优秀科普作品一、二等奖。曾编撰《上海对台湾广播简史》和对台湾广播期刊《浦江之友》。收集名人、重大事件纪念封、实寄封闻名海内外。

储吉旺(1943一 )  浙江宁海人。宁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全国优秀巡伍军人,中华慈善奖获得者,宁波市慈善楷模。高中毕业当兵5年,退伍后历任代课教师、TA、厂党支部代书记、县客运站负责人。1985年创办镇办企业宁海塑料九厂,后更名为宁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转制为私营企业。搬运车、叉车、平台车、堆垛车、拉紧器等系列产品出口118个国家和地区,2002年崛起为国际最大的搬运车制造商,2007年企业周定资产31亿元,销售6.2亿元。

兼为企业家、作家、慈善家。已出版“经商四部曲”——《我与外商交道》、《谈恋爱与谈生意》、《谈文化与生意》、《商旅风云》和《长寿经验集锦》、《风雨四十年》、《五百罗汉》7本书。倡导善德,热心公益慈善事业,1985至2007年捐献公益慈善资金6000多万元,设有宁波市吉旺帮困基金会、宁海县吉旺助医基金会等。1998年被评为全国优秀退伍军人,受到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2005年11月15日、2006年11月23日,作为中国企世家代表团成员,先后两次随胡锦涛主席出访欧盟和印度,分别在西班牙和印度盂买受到胡主席接见并亲切握手、合影。2004年5月至2006年9月,作为中国企业家代表团成员,先后4次随温家宝总理参加分别在比利时、荷兰、北京、芬兰举行的中欧工商峰会,两次与温总理合影。2002年被国家广播电视电影总局、解放军总政部推选为25集电视连续剧《老班长》(《战友》)主角储军旺人物原型,并于2007年1月中旬由民政部、北京影视艺术中心_中共宁海县委联台开机拍摄,计划同年下半年在中央及地方电视台播放。电视连续剧剧本《老班长》(隽一、向洋著)和传记《非常儒商一储吉旺传》(竺济法著),2004年分别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军人再证明一储吉旺告诉战友如何做老板》(向洋、北佳著)2006年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2006年分别被评为百佳中华儒商和宁波十大风云甬商。

Rank: 9Rank: 9Rank: 9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