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储姓渊源考 [复制链接]

查看: 8084|回复: 2
go
楼主
发表于 2012-1-13 14:48:4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一)     储氏渊源

在宋代编印的《百家姓》中,储姓属不常见的小姓,排名211位。据当代姓氏抽样调查,储姓排名在300位左右。

关于储姓来源,当代诸多姓氏书籍有二说:一是以战国时代与孟子有过交往的齐国国相储子为始祖,二是传说远古时期有储国,国人以国名为姓。对于后者,笔者以为传说不能作为史实,何况二十四史等各种史籍均无古储国记载,应予否定。笔者另有专文《子虚乌有古储国》。

储子的远祖则可追溯到远古部落有虞氏。有虞氏居于蒲坂(今山西省永济市西蒲州镇),领袖是五帝之一的舜。相传舜生于贫苦家庭,成年后不堪忍受继母和继弟的虐待,避居到与蒲州相邻的历山(今山西芮城),后来成了这一带有虞氏部落的首领。

有虞氏传后裔田齐,田齐有宗人相齐,相齐长子即储子,储为赐姓。由此可见储姓是由封号而得。笔者看到有两种《储氏宗谱》的记载则稍有不同。明初由江苏宜兴迁湖南桃源的储氏,现存清光绪十七年(1891)《储氏族谱》有这样的记载:"盘为齐相,盘生忠;忠生和,受齐称太公,封少子于储亭,遂以邑为氏。"该谱还载有储亭画像并附像赞:"本有虞之世胄,封少子于储亭。原原本本,继继绳绳。用传孙子,古今统此一宗;垂裕后昆,天下断无二祖。"清嘉庆七年(1802)山东德平《储氏宗谱》序中则有这样的记载:“其先,大舜之苗裔,陈公子敬仲奔齐桓公,用为田正,其子孙以官为姓,遂以田为姓焉。嗣后子孙蕃衍隆昌,遂移齐祚。田公少子名午,封于储亭,其支子孙即以储为姓矣。”

姓氏书籍记载储姓的郡望为河东郡,姓氏的郡望是指历史上当地居住过地位较高的名门望族。郡是唐代以前的行政区划,唐代以蒲州(今山西永济境内)为河东郡。《新唐书·地理志》记载:“河中府河东郡,赤。本蒲州,上辅。”需要说明的是,一般姓氏书籍都将河东郡都注释为“今山西夏县”,这是战国时代的河东郡属地,北魏以后即移治蒲坂。这与储子远祖有虞氏居于蒲坂巧合,还有姓氏典籍《元和姓纂》修于唐代,因此笔者以为应以唐代河东郡治所为准。

储子作为有虞氏的后裔,是否生于蒲州后到齐国为相不得而知。

关于河东储氏后裔,笔者曾于2003年致电永济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韩彦平先生,据他介绍,20世纪90年代该市的姓氏普查显示,全市仅有4位储姓人氏。
  有关储子及后裔的生平事迹史籍少有记载,包括唐代诗人、监察御史储光羲的祖籍、生卒年、生平事迹等都有诸多疑问。一些专家认为,储光羲即为储子后裔,但缺少翔实依据。2003年6月,宁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储吉旺先生,因编修《浙江宁海储氏宗谱》需要,曾出资在山东《大众日报》、《生活日报》刊出广告,有奖征集储子、储光羲的生平事迹和储氏姓氏资料,毫无收获。
诸多史籍记载储光羲祖籍兖州,笔者曾专程去兖州寻踪。市档案局、文物办找不到储姓家谱,新编《兖州市志》对储光羲的介绍非常简单并有差错,也没有说明他的祖籍地在市区还是其它地方。兖州王因镇储庄村、邹城、曲阜市夏侯村均有储姓人士,但均找不到家谱,无法确认储光羲的祖籍地。笔者曾去拜访兖州储庄村现任党支部书记储玉法等人,被告知村里其他家谱已在“十年内乱”中全部销毁,村里的历史也没有其他文字记载。
  有关储子的生平事迹及后裔情况,包括储光羲祖籍地等,看来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难觅踪迹了。

目前国内储氏主要聚居地有江苏宜兴、南京、泰州、丹阳、金坛、姜堰、盐城;安徽怀宁、潜山、桐城、岳西;浙江宁海、嵊州;江西德兴、上海;福建泉州;山东兖州、曲阜等。

宜兴《丰义储氏分支谱》上有这么一句话:“江南储氏始于储光羲。”时至今日,储光羲已不仅仅是江南储氏的主要始祖,还包括长江以北的安徽怀宁、潜山、桐城等地的储氏,都是储光羲的后裔。如现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储波,先祖是由江苏迁往桐城的,按世系排列,储波系储光羲41世后裔。原江苏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储江,祖籍宜兴,也是储光羲后裔。据储光羲故乡江苏金坛《儒林储氏宗谱》记载,储氏后裔繁衍至12世时,正值宋高宗南渡,润州庄城(今江苏金坛)地值通衢,骚扰尤剧,十支后裔除分居江苏各地外,分别迁居安徽、浙江、上海、贵州、四川、广东、湖南、湖北各地,目前估计后裔至少在30万左右,是已知储氏最大的派系。

Rank: 9Rank: 9Rank: 9

选择表情,则自动回复本帖!给力丝网印花论坛技术支持

2011真给力!顶
这么好的帖子,没人顶,太不给力了
这么牛X的帖子,太恐怖了!
路过狠狠咬上一口!
这帖做得太不行了,感到强烈的不满!
看了这帖子,不知道说什么,难过!
特来庆祝下!放点烟花!
吃了不回贴,不消化!
小女子不小心路过,看到这帖子,太喜欢了!
囧!雷人!
2011真给力
真悲剧
吓到了!
我咬呀!
真不行
好难过
放烟花
不消化
我喜欢
真雷人
顶!好贴!
哥说过,神马的都是浮云
必须的...
恩X贱贱!!!
打酱油路过,不关我的事!我只是偶尔地灌点水
太可恶了。
楼主写得太好了!我喜欢!送花给你吧!
路过,留个脚印,太无聊了!
囧!雷人!
这么好的帖子,转载中!努力抄抄抄!
好贴子
神马浮云
必须的
贱贱贱
灌点水
真可恶
来送花
好元聊
我忍!
我抄抄抄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2-1-13 14:52:31 |只看该作者

笔者从史籍中发现,唐代储氏人物除储光羲外,还有储邕、储嗣宗两人,可惜均生平不详,无从考证。其中储邕与储光羲同时代,与李白很有交情,李白曾两次为之赋诗,分别是《别储邕之剡中》、《送储邕之武昌》。前者约写于天宝元年(742年)初秋,后者约写于乾元元年(758年)春夏之间。前者写的是从广陵(今扬州)去会稽剡中。说明储邕可能为扬州人。与李白交往的除文人雅士、社会名流外,至少也是一位处士。储嗣宗为大中十三年(859)年进士,诗人,《全唐诗》存诗一卷40首,《全唐诗外编》补诗1首。《元和姓纂》将储嗣宗误记为储光羲曾孙,但记载储光羲后裔的《储氏家谱》并无此人。岑仲勉《〈元和姓纂〉四校记》认为嗣宗作为元和以后人不可能收入《元和姓纂》,他的文字系唐末人补入。由此可见,储邕、储嗣宗并非储光羲同宗。笔者希望研究储光羲的专家、学者同时能对此两人作些考证。

(摘自宁海《储氏宗谱》,作者:竺济法)

Rank: 9Rank: 9Rank: 9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2-1-13 14:54:40 |只看该作者

(一)     储氏历史郡望及堂号

1、    郡望

河东郡:秦置河东郡,治所在今山西省夏县。据《风俗通》记载;齐大夫储子之后。望出河东。“郡望”意思就是世代居住此地,为人所仰望。

2、    堂号

盛著堂:此堂为江苏省宜兴市官林镇储氏总祠的堂号。宗祠共3座,均在储巷村,“盛著堂”储氏系从山东河东郡迁来,世代繁衍,后人建祠祭祀,族人以“五凤齐飞”(指储氏上代曾有1家5人同时及第)激励子孙好学上进求取功名。

(二)     国内储氏主要分布聚居地

根据各地家谱记载及网络消息,目前国内储氏以长江中下游的苏、皖、浙、沪等省市以及山东最多,并迁居十多个省市,分布如下:

江苏金坛(储光羲故里)、宜兴(金坛分支)、泰州(金坛儒林19世分支)、姜堰、丹阳、南京、赣榆、盐城、海安

安徽潜山(宜兴分支)、怀宁(潜山分支)、岳西、池州、芜湖、六安、阜阳、桐城(怀宁分支)、淮北、舒成、霍山、金寨、宁国、宣城、黄山、滁州、来安、怀远。

浙江宁海(金坛庄城、宜兴臧林14世分支)、嵊州(宁海分支)、湖州、常山、嘉兴、衢州、安吉、临安、建德、开化

上海浦东(金坛儒林19世分支)、南汇(浦东25世分支)

湖南桃源(宜兴23世分支)、慈利(桃源分支)、靖州(桃源分支)

山东兖州、曲阜、济宁、邹城、新泰、莱阳、德平(莱阳分支)、商河(德平分支)、济阳、东平

云南保山、通海、曲靖(湖南桃源分支)、昭通

江西德兴(安徽潜山分支)、南丰  

福建泉洲、晋江

陕西(潜山分支)镇安、安康、汉阴、 周至、紫阳、宁陕、白河、商洛

湖北(潜山分支)房县、竹溪、郧阳、十堰、陨西、随洲、枣阳

新疆阜康、甘肃临洮、河南滑县、天津、黑龙江大庆、吉林盘石(兖州分支)                    

台湾(以江苏、安徽、浙江迁居为主)

Rank: 9Rank: 9Rank: 9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