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储氏宗祠(世德堂)选址地风水概述
储氏世德堂选址地,位于古南岳天柱山北麓之槎水镇乐明村。此堂建造于清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坐山朝向乙山辛兼辰戍,选址定位均符合三元三合金锁玉观的要求,不仅环境优美,而风水良佳,宅基局势之美,固贵生成。俗语云:居家但取宽平势,朝拜层层水入怀,对面方知真龙脉,三叉水口识正宗。现就此堂基址地理形势概述如下:
一、地域位置优势。即大风水环境。东临安徽省省府古都安庆,距机场、长江黄金水道仅50公里,为吴楚走廊鱼米之乡,古有“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洲”的美誉,西南紧挨大别山南麓,距国家五A级名胜风景区天柱山仅十余公里,相传周朝大夫的封国,皖国所在地,是值得安徽人骄傲的源头山。汉武帝南巡,登礼天柱,号曰南岳。地貌丰富多样,丰厚的古皖文化积淀,孕育出代代才俊。东汉方士、大魔术家左慈;三国时卓越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王蕃;晚唐著名诗人曹松;宋代宰相、文学家王珪;近代京剧鼻祖程长庚;章回小说大家张恨水;当代杂技皇后夏菊花等众多名人,可谓人杰地灵之所。全境四季分明,气候温和,万山支麓水交流,龙虎山中风不动。以此为契机,建祠于槎水,形成与周边省市交通便利,又是世德堂裔孙聚居地,人气充足,香火旺盛。
二、峦头理气局势美。可概括为以下特点:
1、水戏青龙,财旺富贵。①一条自西向东的河流如带,平缓环绕其间与槎水河在宅基下首相汇,登峰远眺犹如祥龙戏水,水口重重关锁如寻河源而登天,其砂水均为拱秀之状。②祠堂前有一口半月形池塘,弧形向外如玉带,均为朝拜水,塘前是一洼田地,俗曰:“肥水不落外人田”。综前述是水证三灵,众龙交汇处,为发富发贵之明征。
2、山奇龙真,应是诞生首领、臣相之象地。选址地与迁潜始祖钰公墓地之南(称龙隐山,又称大虎形)隔河相望。其地自省龙发脉至槎水仰天山,横开大帐中出一支自西徂东羊字尖山脉,层峦叠嶂,逶迤数十节陡起,大阜转身向已方山作靠景峰,宅后山峦叠起,为镇堂玄武之屏障,左边父子青龙高大且俊秀挺拔,右边龙隐山白虎低沉亦呵护有情,面案山有如眠弓,正朝之处平坦有案如公桌,案后之朝山挺然现秀,直插云霄,正是有此独特山水的地理环境,是王者归宿之处,仙者盘桓之所。郁郁灵气,精灵所居。
3、穴地堂局端正,荫生大贵名贤。此地山环水抱,后龙、后靠穴位真,左见青龙雄踞,右有白虎驯服。其祖山在庚位,过峡在坤方,来龙在午方,开幛结穴在辰位,水出艮方,座山朝向乙山辛兼辰戍。来龙山脉节节相生,前方朱雀翔舞,恍若凤凰来仪,明堂开阔,且青龙栖身之地,皆紫气腾生,符合四灵形法,又合先后天之砂水,欲其四神全备,五患不侵,后有所倚,前有所凭,左右完固,地势平夷,谓之福厚善地,建祠于此,必将荫生富贵子孙,兴族旺财,大贵仕贤者也。
总之,选址于此,来龙雄浑,诸山聚会,主星巍峨,文峰挺拔,众水归朝,秀水朝堂,明堂宽广,实为丁财贵齐发,福禄寿齐臻之大地。此地郁郁生灵气,祠之成也,必将祖德昭显,可保我族大富者长盛不衰,大贵者久居朝堂,众多宗亲,支支繁衍发达,世代隆昌。祥开临凤地灵人杰成万载,瑞起吟龙水秀山明发千秋,成为储氏宗亲寻根谒祖的朝拜之圣地。
(根据风水大师提供资料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