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储氏宗亲网论坛

标题: 综述与结论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2-12 16:10:01     标题: 综述与结论

1、代贵公只有子一明一公,祠堂为“敦睦堂”,明一公子四:显一、显二、显三、显四。从老谱记载和老祠堂址考证,显二、显三、显四公都有祠堂,并有“储氏宗祠”标志,而不是储氏支祠标志,唯独逆水畈祠堂为储氏支祠。

2、《储氏总谱》77页记载“敦睦堂”修建由显一公裔与显四公季子孟德公裔为首,从乾隆丁酉公元1777年开始至乾隆癸卯1783年开始修建至嘉庆19年—公元1815年三大支立“公祠产记碑”,到同治八年——公元1870年重新维修,但在老谱未见在此期间建“一元堂”记载,因显一公为长房,“世德堂”为永钰公总祠,第三次于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从怀宁迁建至槎水;逆水“奉宪示禁”碑立于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证明逆水畈支祠与“世德堂”相继建成。后来显二、显三、显四都相继建祠为储氏宗祠,从而论证推理逆水畈“储氏支祠”就是显一公“一元堂”祠堂。

3、光绪二十二年《储氏总谱》领发谱中但有“敦睦堂”一套,未见“一元堂”,只有显一公后裔,从而证明逆水支祠是长房祠堂。但在后来历届续修谱时,对老谱只是转载,未对“一元堂”和“三治堂”祠堂地址进行考证。

4、综上所述,考察者现已认定:

1)        逆水坂莲花形储氏支祠,就是迁潜四世显一公“一元堂”。

2)        “一元堂”建祠至今已有183年,历史悠久,应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应着手申报。根据《文物保护法》规定,保护单位使用是有限制的,一是祠堂可保护原有功能,如供奉牌位、家族祭祀活动等;二是可用于陈列展览等,不得用于其他用途。修复宗祠不得“改变原状”,一般先由文物专家现场测绘,制定科学合理的修复方案,原则上一定要由具备文物维修资质的工程队施工,并由县文物部门监督。

3)        想我储氏迁潜四世祖显一公支族,蒙先祖荫德庇佑,由逆水坂走向全世界五大洲,官、产、学各界人才辈出,可谓根深叶茂,人杰地灵,足以光宗耀祖。然我显一公宗祠却饱受历史沧桑,现已断壁残垣,坍塌斑驳,毁损殆尽。族众无不痛心疾首。古人云,根深者叶茂,德厚者流光。家族修谱建祠,犹如水之有源。水源浚而流长,家祠建而族昌。为追念先祖,启迪后昆,昭穆列祖列宗,彰明世系子孙,增强宗族的向心力、凝聚力。现倡议重修“一元堂”, 籍以续传统、睦宗族、正家风,我们完全相信,我族仁人志士,会积极出智出力,从保护文物是为后代保留精神家园的义举出发,会以实际行动来回报我们的祖先,回报生我养我的故土。

                                                            (执笔:文鹏)






欢迎光临 中华储氏宗亲网论坛 (http://www.chucn.com.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