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储氏宗亲网论坛

标题: 重建储氏宗祠倡议书和宣传册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3-7-9 10:45:26     标题: 重建储氏宗祠倡议书和宣传册

   

重建储氏宗祠宣传册

储氏宗祠(世德堂)重建委员会

二O一三年六月

重建储氏宗祠(世德堂)倡议书

各位宗亲:

永钰公是我族迁潜、怀始祖,被尊为迁潜一世。史载,永钰公是一位多智骁勇善战的将军将士,志图宏大,官宋代三边总辖,上承父志,下启后昆。公卒葬槎水龙隐山虎形。有祠曰“世德堂”。有子三:代贤、代俊、代贵三大房后裔遍布海内外,主要集中于今潜山、怀宁、岳西、桐城等市、县。

“世德堂”是纪念永钰公的总祠堂,曾历经三次修建,1663年建于潜山县城北街,后毁于战火;二次在1787年建于怀宁檀木冲,亦毁于战乱;第三次在1826年建于潜山县槎水镇乐明村,土改时曾分给了农民居住,文革期间遭重大破坏,内部设施荡然无存,现仅存部分框架,后厅又不幸遭火灾焚毁,且中、前厅屋面年久失修,时刻有倒塌之危,亟待重修。我祠既没有毁于战火也没有毁于文革动乱,若消失我辈,必将见羞于后世。

欣逢盛世,政通人和,社会安定,姓氏文化研究悄然兴起。祠堂是民间尊祖敬宗、传承孝道、和亲睦族、伦理教育的神圣殿堂,是建设和谐社会,开展宗亲联谊及祭祀祖先,族务活动的场所;是教化后人的基地,存谱牒的藏阁,是新农村建设、保护文物、弘扬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居民文化娱乐活动中心。宗祠体现着神圣、庄重、承载家族宗亲的追思,代表着家族的尊严和兴旺的象征。修谱、建祠是姓氏文化的显性载体,家族复兴之夙愿。重建储宗祠(世德堂),是我族迁潜始祖后裔的期盼,祠堂建设的组织领导及工作机构已成立,祠堂选址已确定。“世德堂”及享堂建设是一个宏大的工程,预算资金需要500万元,但是建设起来困难不少。最突出的问题是庞大的资金筹集。重建委员会服膺众望,将不吝万难,以期祠堂早日宏敞落成。

祠堂重建是族中之大事,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工作,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就需要各位宗亲的共同努力,更需要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企业家和族贤们的鼎力赞助支持。重建委员会将本着“整体规划,精心设计,严格预算,分步实施”的原则,重建好宗祠。为此,我们特向房下宗亲发出倡议书,倡议广大宗亲们怀着感念祖恩,敦本尽孝,子孙繁衍,事业有成之情,积极行动,相互告之。积一份功德,奉献一份厚礼,恭敬祖灵。

为铭志功德,昭示族人。特对为宗祠建设捐资者予以纪念性奖励,流芳百世。

重建委员会将集族人智慧和财力,按时按质完成重建工作,以尽我们的历史重责,溯渊源,弘扬祖德,启励后昆。

顺祝你们家庭安康、万事如意、福寿双全。

储氏宗祠(世德堂)重建委员会

O一三年六月二十二日     

重建储氏宗祠(世德堂)会议纪要

储氏迁潜始祖永钰公部分裔孙,经多次赴“世德堂”旧址勘察商榷,在储学政宗亲倡导下于2013316日上午代贤、代俊、代贵公三大房宗亲代表共30余人汇聚槎水油坊大酒店共襄盛举。会议分析了祠堂面临现状,若不及时修建,即将坍塌。会议认为,如任其倒塌,一是空谈尊祖敬宗;二是对后人无法交待;三是有失我储氏家族尊严。于4月份就成立了储氏宗祠(世德堂)重建委员会及工作机构,相继多次召开负责人办公会议,现将会议决定的有关事项作如下纪要:

一、成立储氏宗祠(世德堂)重建委员会。委员会人员由各房头考虑地区区域推荐组成。

名誉主任:储学政;  顾问:储德传、储诚根、储耀华、储根来、储惜民、储和旺、储德赞、储浩川、储天汉、储霞丰、储文华、储叶来(待增);  主任委员:储文鹏;  副主任委员:储海东(常务)、储龙彪、储晓、储险峰、储甲东、储银盘、储节根、储胜权(待增);  委员若干名(略)  建设办公室,成立基建工程文化建设筹资财务组工作机构成员(略)负责建祠事宜,并明确分工及工作职责(略),实行民主、集体领导决策与分组实施负责制。

二、会议一致通过重建祠堂方案。根据三大房分别请风水先生择址和委员投票为依据,由重建委员会集中决定,在槎水镇乐明村原“世德堂”基础上重建总祠。根据地理环境的现状及前瞻性考虑,祠堂基已征用2000平方米,按照“五间三进,600平方米建筑,规模宏敞,结构砖木,古朴新雅,徽派建筑风格,具有坚实牢固,文化氛围厚重,造价宜中”的要求规划设计,同时规划设计建广场及停车场。原槎水村敦睦堂改建为享堂或为总祠服务的其它设施。重建工程确定于二O一四年春择日动工兴建,视其资金筹取情况,根据规划方案图的建筑任务,分期发包给有资质、有经验的单位承建。力争两年内建成。

三、会议一致通过筹集资金途经及彰显方式。尊祖敬宗,人人有责,坚持自愿捐助。

(一)凡属族下宗亲每户原则上筹款100元以上,4人以上的户应捐款200元以上;家庭三世以上同堂户、知名贤达人士、在国家机关工作经济待遇副科级以上、大专及本科以上学历毕业生已就业的和企业法人代表捐款额都应达到1000元以上。五保户、特困户可免;

(二)印刷纪念册,凡户筹款100元以上者均登记入册,凡捐款达200元以上者,发纪念册一本;


(三)凡捐款500元以上者,在祠堂内设“奉祖功德榜”勒石刻名纪念;


(四)凡捐款5000元以上者,遵其自愿,在纪念册内刊登其一张两寸彩照;


(五)凡捐款一万元以上者,在纪念册内刊登夫妻或全家福一张四寸彩照;


(六)凡捐款五万元以上者,在纪念册内可刊载个人简历和单位简介,根据建造方案图某一项造价刻名,并另挂匾纪念;


(七)凡捐款十万元以上者,在纪念册内安排一版图文;


(八)凡捐款二十万元以上者,在纪念册安排两版图文;


(九)凡捐款达三十万元以上者,奖励另议。


拟定捐资任务:每户均筹款不低于100元,重建委员会成员(含各房宗亲代表)每人负责动员宗亲捐款不少于5000元,各大房头要号召政企精英,知名贤达人士,慷慨解囊,要有捐款达万元,数万元的大户不断涌现。凡捐款者重建委员会统一制定专项收据收取。我族已开设“中华储氏宗亲网站”,待“世德堂”落成后,再着手编修安徽储氏大总谱。对出资者将来续修谱书时一律载入。


《重建储氏宗祠纪念册》将“祠堂效果图、建设委员会成员、捐款建祠名单及功德榜、储氏源流及派决”、祖先画像及墓地、储氏世系图及先祖祠堂堂号及分布、中华储氏裔孙分布图及族务活动彩照”等内容编成一册,成为族人追溯渊源、尊祖敬宗,弘扬祖德、教化后裔的教科书。


四、会议一致通过了《资金管理办法》。重建委员会成员要有“筹资不易,用资谨慎”之心,本着“节约合理,手续合规,账目清楚,民主公开”的原则办事,做到略有节余。


五、会议多次号召各房头宗亲代表,在筹款工作中要做到腿勤、口勤,用真情大力宣传房下宗亲竭忠尽智,尽孝献策,为建设宗祠付出实际行动。


建言献策,交纳筹款,请你与所在地重建委员会成员联系。



储氏宗祠(世德堂)重建委员会

二O一三年六月二十二日






欢迎光临 中华储氏宗亲网论坛 (http://www.chucn.com.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2